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改革研究——以测绘地理信息
专业建设的前期是市场调研分析,即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要充分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学生就业方向等信息,从而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改革方向。 1 行业人才需求背景 随着空间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需求,测绘地理信息产品逐步形成了从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处理以及数据库建设的产业链。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兴起并保持高速增长,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我国信息基础建设持续投入,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全国各地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陆续建设,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全国水利大调查和矿业权核查已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地理国情普查等正在开展,不动产登记和全国第三次土地大调查也已启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更新快速,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各企事业单位对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对专业才人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面临着严峻的人才挑战。另外,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发展前景良好,毕业生有着广泛而稳定的社会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测绘地理信息专业难以及时跟上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变化的步伐和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快速更新的节奏,已无法满足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因此,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内涵发展,培养出满足人才社会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的毕业生,进而推动专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意义十分重大。 2 学院专业概况 学院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今年作为湖北省级特色专业进行建设和改革,目前已发展成为学院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在校生1 200多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学院的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也要不断改革,要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注重培养数字化技术,数字成图、航测成图、地理信息建库等新技术手段和方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上贴合当前的产业要求,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相适应。 3 专业建设改革目标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课程体系的重构、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全面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能体现专业特点、能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式和方案。以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1]。从而建立适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需求的,专业特色明显、专业方向转变灵活的多功能人才培养体系。 4 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4.1 专业建设紧跟市场 服务社会 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建设要与服务社会相结合,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信息,把握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需求,紧紧围绕服务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展开。国家对基础工程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要充分利用专业现有的优势和特色,将原产教结合的部门改建成产学研实体,鼓励教师成立工作室,从而逐步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建设。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定期邀请校外专家介绍行业发展现状及生产单位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通过校企合作,密切学院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2],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需求是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专业建设只有紧跟市场,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和社会服务为导向,才是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出路。 4.2 重构课程体系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学生职业岗位主要在测绘与地理信息、水利、交通、国土资源、地质等领域从事测绘与地理信息生产及服务工作。因此,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过程的分析,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再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把学习领域分解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学习情境模块,以测绘地理信息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构建,突出工学结合、项目教学特色,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学生在校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水平决定了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标准的开发、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3]。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标准的开发、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的建立等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改革和完善,形成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3 转变职教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它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和项目教学,让学生直接从项目教学和实践行动中掌握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将职业素养训练贯穿于各教学环节。积极开展教学和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断提高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水平[4]。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情境式、案例式、互动式、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式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积极开展问题导向、任务导向教学,通过启发、探究、讨论等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与企业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作流程迁移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生产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4.4 建设教学团队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是学院的宝贵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团队的建设是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建设改革的重要部分。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5]。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一是从高校引进高学历的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加强后续培养工作,通过学院组织的职教能力培训,再配备导师指导,按照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传、帮、带”,培养和提高年轻新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推行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锻炼,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将教师打造成专业上的“能工巧匠”,做行业的领路人。三是适当引进社会企业内在行业领域上的高端技能人才,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掌控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学院在社会和行业上的影响。 4.5 建设实训基地 改革考核方式 以打造现代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群为中心,以当前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要求为目标,围绕专业建设和发展,建设与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相适应的实训基地,为了使学生的技能训练更具针对性,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时,在行业专家指导下,在仪器设备的购置方面、实训项目的设计和项目的管理上做到与测绘生产相适应,突出与生产项目的一致性。重视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应按照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加大高新仪器设备的投入,配置市场上最新的生产软件和工具,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模拟实习,满足教学和对外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改革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借助完备的实训条件进行技能考核,弱化理论试卷的考试,强调实践技能的操作过程考核和项目任务的完成质量考核。 4.6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提升培养质量 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构建以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基本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框架体系。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一般是学院内部评价,其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督导处、任课教师以及学生三部分。学院既是评价的制定者也是检测者,没有体现出评价机制的独立性和准确性。专业建设改革将重视并引入来自社会第三方评价,构建动态化、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完善学院领导、督导和学生教学评价制度,实现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及社会信息反馈机制和平台,实现第三方评价,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5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测绘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对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要求更加严格。为了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把握专业发展趋势,明确专业建设改革目标。以满足市场和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师资团队建设为龙头、以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为基础、以教学质量评价为依据,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进行专业建设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进行探索与实践,促进专业的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的前期是市场调研分析,即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要充分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学生就业方向等信息,从而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改革方向。 1 行业人才需求背景 随着空间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需求,测绘地理信息产品逐步形成了从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处理以及数据库建设的产业链。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兴起并保持高速增长,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我国信息基础建设持续投入,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全国各地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陆续建设,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全国水利大调查和矿业权核查已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地理国情普查等正在开展,不动产登记和全国第三次土地大调查也已启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更新快速,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各企事业单位对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对专业才人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面临着严峻的人才挑战。另外,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发展前景良好,毕业生有着广泛而稳定的社会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测绘地理信息专业难以及时跟上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变化的步伐和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快速更新的节奏,已无法满足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因此,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内涵发展,培养出满足人才社会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的毕业生,进而推动专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意义十分重大。 2 学院专业概况 学院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今年作为湖北省级特色专业进行建设和改革,目前已发展成为学院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在校生1 200多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学院的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也要不断改革,要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注重培养数字化技术,数字成图、航测成图、地理信息建库等新技术手段和方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上贴合当前的产业要求,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相适应。 3 专业建设改革目标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课程体系的重构、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全面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能体现专业特点、能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式和方案。以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1]。从而建立适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需求的,专业特色明显、专业方向转变灵活的多功能人才培养体系。 4 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4.1 专业建设紧跟市场 服务社会 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建设要与服务社会相结合,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信息,把握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需求,紧紧围绕服务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展开。国家对基础工程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要充分利用专业现有的优势和特色,将原产教结合的部门改建成产学研实体,鼓励教师成立工作室,从而逐步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建设。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定期邀请校外专家介绍行业发展现状及生产单位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通过校企合作,密切学院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2],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需求是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专业建设只有紧跟市场,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和社会服务为导向,才是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出路。 4.2 重构课程体系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学生职业岗位主要在测绘与地理信息、水利、交通、国土资源、地质等领域从事测绘与地理信息生产及服务工作。因此,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过程的分析,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再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把学习领域分解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学习情境模块,以测绘地理信息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构建,突出工学结合、项目教学特色,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学生在校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水平决定了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标准的开发、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3]。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标准的开发、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的建立等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改革和完善,形成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3 转变职教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它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和项目教学,让学生直接从项目教学和实践行动中掌握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将职业素养训练贯穿于各教学环节。积极开展教学和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断提高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水平[4]。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情境式、案例式、互动式、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式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积极开展问题导向、任务导向教学,通过启发、探究、讨论等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与企业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作流程迁移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生产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4.4 建设教学团队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是学院的宝贵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团队的建设是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建设改革的重要部分。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5]。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一是从高校引进高学历的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加强后续培养工作,通过学院组织的职教能力培训,再配备导师指导,按照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传、帮、带”,培养和提高年轻新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推行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锻炼,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将教师打造成专业上的“能工巧匠”,做行业的领路人。三是适当引进社会企业内在行业领域上的高端技能人才,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掌控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学院在社会和行业上的影响。 4.5 建设实训基地 改革考核方式 以打造现代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群为中心,以当前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要求为目标,围绕专业建设和发展,建设与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相适应的实训基地,为了使学生的技能训练更具针对性,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时,在行业专家指导下,在仪器设备的购置方面、实训项目的设计和项目的管理上做到与测绘生产相适应,突出与生产项目的一致性。重视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应按照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加大高新仪器设备的投入,配置市场上最新的生产软件和工具,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模拟实习,满足教学和对外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改革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借助完备的实训条件进行技能考核,弱化理论试卷的考试,强调实践技能的操作过程考核和项目任务的完成质量考核。 4.6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提升培养质量 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构建以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基本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框架体系。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一般是学院内部评价,其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督导处、任课教师以及学生三部分。学院既是评价的制定者也是检测者,没有体现出评价机制的独立性和准确性。专业建设改革将重视并引入来自社会第三方评价,构建动态化、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完善学院领导、督导和学生教学评价制度,实现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及社会信息反馈机制和平台,实现第三方评价,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5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测绘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对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要求更加严格。为了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把握专业发展趋势,明确专业建设改革目标。以满足市场和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师资团队建设为龙头、以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为基础、以教学质量评价为依据,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进行专业建设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进行探索与实践,促进专业的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文章来源:《测绘地理信息》 网址: http://www.chdlxx.cn/qikandaodu/2020/112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