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测绘之苦”——大众传媒对测绘地理从业
提及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员,大多数人能够联想到的是无论阴晴雨雪都会出现在路边街角、山野乡村,扛着三脚架,穿着橙色背心,动作简单却枯燥的技术工人。而在大众传媒领域,记者编辑们把更多的视角聚焦在了这个行业中这样一群人的身上:他们常年奋战在野外一线,跋山涉水,饮雪卧冰,用足迹测天量地,用忠诚和奉献诠释“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然而却经常在父母、爱人、儿女需要时缺席。
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测绘地理信息俨然成了一个苦差事,而绝大多数父母也不愿意子女从事这份看似冷门又伴随着艰辛与危险的职业。正如作者胡伟在他的随笔《测绘之苦究竟打动了谁?》中写道:“看完各大媒体的报道后,感觉还是:‘干测量,真苦!’然后会问:‘这活是人干的吗?’‘你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测绘、干测绘吗?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已经干了一辈子测量的。’”事实上,笔者询问过许多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受访者一个同样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媒体报道,你个人赞同吗?”超过半数的人纷纷表示,这样的报道陈述的确有一部分客观事实,但仅仅是一部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早已不像从前那样只能依靠人的双脚去丈量,测绘地理信息的年轻一代工作者几乎都没有经历过老一辈人的那种艰辛。但这样的报道陈述,往往会使人们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并心生几分疏远,觉得还是不要从事这种职业为好。
那么,测绘地理信息从业者真正希望留给公众的美好印象是什么样的呢?如何通过媒体报道为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员构筑符合时代特征的形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考虑:
一、大众传媒对测绘地理信息从业者的形象塑造
反观大众传媒对测绘地理信息从业者的形象解读,我们关注的落脚点是否真的与采访对象的期望值产生了偏差?在我们的报道中,是否真的少了些许温情脉脉的片段,而多了几分风霜雨雪的凄苦?我们是否在落笔之前就已经深受“刻板印象”的干扰,有所取舍地选择能为己用的客观事实,以便更加贴切地展现我们用“刻板印象”在脑中描绘的测绘地理信息从业者形象?我们是否从未站在“他者的视角”审视过自己的采访与写作行为,反观自身视角的“刻板”与“单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雷达遥感技术、航摄技术、测绘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的成熟与应用使人的视野得到无限延伸,测绘地理信息从业者不再需要真正去那些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无人区”,便可轻松获取当地的地理信息数据、影像资料等,甚至可以不受雨雪等天气变换的影响。此外,交通技术、野外设施、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完善,为外业生活提供了种种便利,外业队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也能够如愿与家人保持联络,通过方寸屏幕便可感受到亲情的温度。
如今,在教育领域,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就业率稳居全国前30名,甚至像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这类的大专院校就业率已达到99.5%,这个数字相当可观。尽管如此,高就业率的背后预示的是人才资源的短缺,有太多学生及家长在大众传媒所营造的刻板印象中对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望而生畏。
由此可见,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来改变长期固有的测绘地理信息从业者的刻板印象,打造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从业者新形象已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当务之急。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因为建立在受众心中的刻板印象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实质性改变。正如20世纪20年代美国知名新闻评论家李普曼在他的著作《舆论学》中所作的比喻,他将人们对刻板印象的认知心理比喻成像浇铸的铅版一样牢固而一成不变,即使随着时代的变迁,某个群体的特征已经发生变化,刻板印象的僵化模式依然使认知主体对客体的新变化视而不见。
二、刻板印象在传播中的作用
李普曼指出,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预先设定的观念和态度,人们用这种预先设定来判断这一社会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这一社会群体的印象。他认为,一个人的观念和态度并非依据自身直接和确凿的知识,而是依据这个人自己创造的或者别人留给他的印象。就新闻采写而言,大众传媒记者对各类社会群体的描述就是其本人刻板印象的反映,在对想要报道什么、有什么将被公众所感知等方面,记者、编辑们早已进行了严格的选择,也就是“选择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是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内容,是一个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这与个体自身的需要、兴趣乃至刻板印象息息相关。
文章来源:《测绘地理信息》 网址: http://www.chdlxx.cn/qikandaodu/2020/1120/394.html